您的位置:首页 > 青岛特色 > 历史

青岛历史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9-03-29 来源:青岛新闻网

 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市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后于明嘉靖年间首度被记载于王士性的《广志绎》中。明万历七年(1579年),即墨县令许铤主持修编的《地方事宜议·海防》中,有关青岛之名记述为:“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这里的“青”,即指青岛。青岛所在的海湾因岛得名青岛湾,由此入海的一条小河也被称为青岛河。青岛河口于明万历年间建港,称青岛口;河两岸的两个村落分别得名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河源头的一座山于1923年也被定名为青岛山。

 
新石器时代,青岛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遗留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商周时期,青岛是中国海盐的发祥地,位列中国“四大古盐区”和“五大古港”。
 
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建立了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即墨故城”(平度市境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遗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巡天下,三登琅琊(青岛黄岛区境内)。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一次涉洋远航——徐福东渡朝鲜、日本,就是从琅琊起航的。
 
汉武帝少年时代在不其(城阳区境内)做过胶东王,是中国有记载的到青岛地域巡游次数最多的皇帝。
 
唐宋时期,青岛作为衔接南北航运的“中转站”,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宋时专门在板桥镇(胶州市境内)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元朝,为方便海运漕粮,开凿了中国唯一的海运河——纵贯山东半岛的胶莱运河。
 
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属山东莱州府境内。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省辖市。

  青岛市重大事件
    德国强租胶澳  1897年11月13日,德国借口“巨野教案”,派舰队侵入胶州湾。
翌日晨, 德海军陆战队700多人强行在青岛登陆,逼迫清军撤防,守将章高元率部避
战撤退,奉命移扎烟台。1898年3月6日,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划
胶州湾沿岸及附近岛屿551.73平方公里和576.5平方公里海域为“租借地” ,租期99
年;同时取得在山东修筑铁路及开采沿线矿产等特权,划山东为其势力范围。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于1914年8月23日对德宣战。
9月2日和18日,日军先后从龙口和崂山湾登陆,分兵攻占胶济铁路诸站及青岛近郊。
德军力寡不敌,于11月7日投降,青岛由此变为日本殖民地。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英勇斗争,迫
使日本于1922年2月4日与中国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北洋政府付出巨额赎金,
于同年12月10日收回青岛主权及胶济铁路。青岛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
直属北京中央政府。
    中共青岛地方组织建立  根据中共一大的精神,邓恩铭负责青岛党组织筹建工作。
1923年8月, 邓恩铭与在胶澳督办公署任职的中共党员王象午共同筹划后建立了中共
青岛组,邓恩铭任组长。
    “五·二九” 青岛惨案  1925年4月,青岛日资大康纱厂工人为反抗日本厂主破
坏工人组织工会,举行全厂罢工。内外棉等日资企业工人也相继罢工声援。5月29日,
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和胶澳督办温树德出动2000余名军警镇压罢工工人, 当场死难8
人,重伤17人,69人被捕,3300人被开除,500余人被遣送原籍。5月30日,帝国主义
又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史称这两次惨案为“沪青惨案”。1936年冬,青岛日资
纱厂2.4万名工人再次发动了类似的罢工运动。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  1938年1月10日, 日军在市郊山东头和前海栈桥登陆。青
岛市市长兼青岛陆、海军总指挥沈鸿烈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早于1937年12月27日
率部近万人向鲁西南撤退。日军未发一弹,即占领青岛。
    美军盘踞青岛  1945年9月11日, 美海军第七舰队驶抵青岛港;10月11~12日,
美海军陆战队等共2.7万余人由关岛抵青,并将国民党第八、第五十四等军运抵青岛,
帮助国民党抢占青岛和胶济铁路,进攻山东解放区。青岛成为美国在华的主要军事基
地。青岛解放前夕,美军撤走。
    “六·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  1947年,山东大学进步学生在我党领导下
成立了“六·二”行动委员会。青岛当局于6月2日晨派军警包围山大,并逮捕学生负
责人。下午又围攻袭击示威学生,当场抓走137名学生。此案震动全国。
    解放青岛  1949年5月3日,我华东野战军第32军等部发动青(岛)即(墨)战役。经
过20多天战斗,6月2日12时许青岛全部解放。青岛解放时水电未断,电讯畅通,港口
设备和工厂企业完存无损,生产和社会秩序很快得以恢复。
    “郝建秀工作法” 在全国推广  1951年8月17~19日,纺织工业部和中国纺织工
会正式命名国营青岛第六棉纺厂工人郝建秀等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的科学的细纱工作
法为“郝建秀工作法”,并在全国推广。
    毛泽东在青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1957年7月12日至8月11日,毛泽
东主席在青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并先后三次主持召开17个省、市委第一
书记会议,发表了《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的报告,对整风和反右派斗争作出规划
和部署。会议期间,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分别视察四方机车厂等
企事业单位。
    邓小平视察青岛  1979年7月26~3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青视察。28日,
邓小平召集中共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领导,就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和解
放思想等作重要讲话和指示。29日,邓小平接见参加海军常委扩大会议的全体人员,
并在会上作《思想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的重要讲话。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1984年5月, 青岛被定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0
月20日,国务院批准青岛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方案。该区设在黄岛区薛家岛
镇, 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1992年4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大到黄岛全区,两区
体制合一,区域范围为152平方公里。1986年10月,青岛又被定为计划单列城市。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黄岛油库一期油区油罐遭雷击,引
起特大火灾。大火持续至16日11时被扑灭。灭火期间,江泽民总书记三次打电话给青
岛市领导进行询问、慰问和鼓励;李鹏总理曾亲临现场视察并指挥灭火。共有2000多
名公安干警和消防官兵参与灭火, 动用消防车159辆,军用飞机10架、船只19艘;14
名消防干警和5名油库职工壮烈牺牲。
    实施市区东部开发战略  1992年5月,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政府决定加快市区
东部开发建设,建成一个新的市级政治、经贸、文化中心,并以此带动整个城市的建
设和发展。 1994年7月18日,青岛市市级机关办公楼正式启用,标志着市委、市政府
东部开发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江泽民视察青岛  1992年7月25~2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青视察,对青
岛的改革开放予以肯定、指示和鼓励,并题词:“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开创青岛美好
未来”。
    青岛保税区建立  1992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青岛保税区。该区在黄岛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紧靠前湾港,是一个封闭式的综合性对外开放区,是豁免
关税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主要设有贸易、金融、仓储和加工等4大功能区。

青岛新闻网,最为专业的本地门户平台!
青岛多飞网
青岛多飞提供资讯,青岛资讯、新闻热点、青岛新闻、时事新闻、青岛最新新闻网、社会新闻、青岛新闻资讯网、热门新闻网于一体的新闻资讯类网站,看您想看,更多精彩尽在青岛新闻资讯。